现在位置: 首页 > 今日视点 > 正文

趋利避害 与水共生 阜南县曹集镇:“水灾窝”里趟出了一条乡村振兴路

来源:原创 发布者: 阅读:7022 时间:2021-07-14 19:00:42

本报讯 (工商导报全媒体记者季思华 实习记者 程梓桐 薛良 实习生 蒙黎玥 张斯佳)    “风吹芡荷千重浪, […]

本报讯 (工商导报全媒体记者季思华 实习记者 程梓桐 薛良 实习生 蒙黎玥 张斯佳)    “风吹芡荷千重浪,牧草高低现牛羊。菜花盛开遍地香,已把洼地变钱仓。”这是7月12日记者走进阜南县蒙洼曹集镇采访时看到的美丽画卷。

化害为利,适应性农业产业兴旺

曹集镇位于阜南县蒙洼蓄洪区中部,地势低洼,平均高程只有22.7米,历史上灾害频发,经济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薄弱。祖祖辈辈与水打交道,饱受水害之苦,如何与水斗争?如何才能生存?这些问题曾是曹集镇广大干群每年都要面对的问题。

趋利避害 与水共生 阜南县曹集镇:“水灾窝”里趟出了一条乡村振兴路

趋利避害 与水共生 阜南县曹集镇:“水灾窝”里趟出了一条乡村振兴路

趋利避害 与水共生 阜南县曹集镇:“水灾窝”里趟出了一条乡村振兴路

近几年来,安徽省士敢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在曹集镇已流转土地8600亩,带动程郢村、东郢村两大贫困村和南街村的380户贫困户种植莲藕和芡实发家致富。“今年收成预计8000万,下一步,我们计划在莲藕和芡实深加工上做文章,把产业做大做强,力争带领更多的群众发家致富。”安徽省士敢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曹集镇莲藕协会会长曹成飞信心满满的告诉记者。

除了种植,还有养殖。“俺2016年在政府扶持下养了两头黄牛,2018年增加到10头,让俺脱了贫”。记者驱车绕过广阔的荷花池,看到正在给黄牛投喂饲料的养牛大户程春刚,今年76岁的老程依然精神抖擞,“现在俺农场里有15头黄牛,今年可以有20多万的收入。俺这个岁数了,能养这么多头黄牛,还能有个农场,感谢党和政府的支持。”

不仅养殖大户瞄准时机,老百姓还乘着招商引资之风,积极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搞种养殖结合,大力发展水生植物莲藕、稻虾稻蟹发展水产、畜禽养殖,发展适应性农业。“现在莲藕市场价是4.5元一斤,今年可以收入1000多万元,因为这地平,水源好,俺采用的是“藕虾共养”的模式,这虾就每亩可以收入4000元。”阜南县蒙洼曹集镇镜湖村万氏农场负责人万小兵告诉记者。

据了解,今年,曹集镇综合种养基地亩均纯收入在3000元以上,带动了贫困户437户,让1374人发家致富。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在政府的帮助下,当地人化“水害”为“水利”,从本地水资源丰富的实际出发,趋利避害,创新发展,确立了“走水路、发水财、在水上做文章”的发展思路,并根据曹集镇南高北低的地理特征,制定了“北茨藕、南瓜薯、中间牧草加杞柳”的产业发展格局。

趋利避害 与水共生 阜南县曹集镇:“水灾窝”里趟出了一条乡村振兴路

趋利避害 与水共生 阜南县曹集镇:“水灾窝”里趟出了一条乡村振兴路

趋利避害 与水共生 阜南县曹集镇:“水灾窝”里趟出了一条乡村振兴路

“目前,曹集镇已经流转27000亩土地,人民群众从‘与水斗争’到‘与水共生’,并围绕加强农业产业生态园建设,大力发展水生养殖;对传统工业产品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机会;完善基础设施,做到便民利民;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发展家庭手工业,走乡村旅游道路乡村振兴这“四大举措”,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曹集镇党委书记唐洪彬接受工商导报记者采访时介绍。

 “与水共生”, 打造宜居家园

一条文明路,一口干净塘,一块文化墙,一个小广场,这四个“一”是如今蒙洼蓄洪区131个庄台的真实写照,而曹集镇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站在庄台的大道上放眼望去,绿草蓝天、粉桃嫩枝映入眼帘。这些美不胜收的自然风光不仅被人们保护于天地之间,还印在了每家每户的墙壁上,自然美景与人工墙画相得益彰,每逢冬季,草木凋零之时,老百姓就可以借着墙画看看夏天的风景。

“你们看到大屏幕上播的新闻没?这是去年习近平总书记来阜南蒙洼考察时的新闻,总书记还夸了咱这儿环境好呢!”小广场上的阵阵夏风把朱军的心吹得滚烫,他在曹集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这个位置上已经干了六年,把庄台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目光所至皆充满自豪。他热情地向我们介绍,“这里的变化简直是翻天覆地,前几年,出门一线天,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屋里脏乱差,现在政府治理得好啊,你看看这街道,整整齐齐,哪里有垃圾?哪里有污水?”

趋利避害 与水共生 阜南县曹集镇:“水灾窝”里趟出了一条乡村振兴路

趋利避害 与水共生 阜南县曹集镇:“水灾窝”里趟出了一条乡村振兴路

趋利避害 与水共生 阜南县曹集镇:“水灾窝”里趟出了一条乡村振兴路

趋利避害 与水共生 阜南县曹集镇:“水灾窝”里趟出了一条乡村振兴路

记者了解到,最初的庄台由人力垒土筑成,普遍规模较小,但庄台上的住户多,房屋密集,间隔不足一米,中间全是泥泞小道,导致老百姓出行不便,办红白喜事都是一件困难事。除此之外,在每次蓄洪后,大量农田颗粒无收,水渠、水井、道路等设施遭到严重破坏,从而导致当地老百姓几十年以来始终处于安居不乐业的窘迫状态。“水来就搬家,水退就修房”的情况不定期上演。

近年来,曹集镇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按照外迁内修改善人居环境、千方百计夯实基础设施、治理污水建设生态农庄,努力打造庄台老百姓“与水共生”宜居家园。

 “借水生财”,乡亲走上富裕路

以往灾害频仍的淮河两岸,留下了大量的杨树、柳树等资源,这是“水害”之外,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而招大引强,很好利用这些因水而生的资源,成为曹集镇“借水生财”又一条绝妙途径。

阜南县国源工艺品有限公司就是一家以“绿色环保,变废为宝”为发展目标的木制品企业,公司主要利用桐木、栗木、杨木和榆木等各种废弃了的木头和树根为原料,制作花盆、水果盘、圣诞树等工艺品,因其精美且自带淡淡的木香,在欧美发达国家深受欢迎。“我们的产品主要面向国外市场,去年的国际疫情对我们影响极大,今年国际疫情好转,一个美国客户去年下单30万元,今年增加到60万元。”企业负责人赵晓伟开心的说。

“几年前,为了支持这家公司顺利投产,我们在企业用地、道路修建、水电以及资金入股等方面全方位给予了支持和解决,目前,这家企业已带动附近群众近70人来厂就业,群众年增收达2万元以上。”曹集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朱军介绍说。

在曹集镇,像国源工艺品有限公司等这样的企业不少,这些企业不仅富了老板,也富了在厂就业的周边群众。

版权说明:凡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依法追责!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