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工商导报全媒体记者季思华 实习生陈东海 刘舒雅)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近年来,界首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省委“一改两为”部署,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不断为校企牵线搭桥,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让“梧桐树”更加“枝繁叶茂”,引来了产业发展的“金凤凰”。
“这几年在政府和高新区管委会的支持下,我们公司与更多院校取得了合作,技术不断进步,发展蒸蒸日上。”日前,吉祥三宝高科纺织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韩晓林告诉记者。
吉祥三宝高科纺织有限公司位于界首市高新区内,过去以棉花收购、加工、纺纱、织布、家纺产品生产销售为主业务,2012年,国内外产业形势变化,传统纺织业发展更加艰难,吉祥三宝也处在了生死存亡之际。
如何求活?界首市委、市政府给出了救命良方——创新!如何创新?界首市委、市政府带来了制胜法宝——院士合作!2017年,界首市委、市政府搭建平台,组织院士专家界首行活动,让吉祥三宝看到了曙光,依托平台,吉祥三宝与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勇成功建立合作关系,成立了院士工作站,自此而始,吉祥三宝突破了发展瓶颈,一路高歌猛进。
开发抗菌防螨产品、研制出科技冬奥专项产品——仿鹅绒结构高保暖絮片、制造可重复使用的PTFE纳米纤维膜口罩……取得国家专利89项,省科技成果58项,制定行业标准1项……依托院士团队技术创新,在政府的支持下,吉祥三宝实现了从传统棉纺织业向功能性纺织新材料行业的转型,荣获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多项荣誉。
吉祥三宝只是界首市助力企业对接大院大所实现科技转型,进而取得发展突破的一个典例,围绕“市委即科创委、城市即科创城、界首即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组织模式,界首市内多家企业都走上了科技创新的道路。
安徽省天助纺织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界首市高新区内的另一个典例,初入该企业,一块废布料走向国际时装周舞台的事迹让记者震惊,细细追问下,“校企合作”实现技术跨越让记者豁然开朗。
“与东华大学汪军教授团队合作,我们公司的再生纤维纱线技术取得突破,单次生产从最高21支突破至32支,年增加产值5000万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该公司总经理高翔宇向记者介绍。
除此之外,该公司还通过界首市相关部门与武汉纺织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建立了常年技术交流,取得了显著发展成效,特别是与太原理工大学联合研发的“废旧涤棉混纺织物分离关键技术”,更是以总分排名第一的成绩成功入选联合国工发组织“UNIDO Global Call 2022”首届碳中和技术方案征集并获得金奖,享誉世界。
以上两家企业只是界首市助企创新再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界首市内已有近百余家企业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环境科学院、中国农科院等60余所知名院校开展了产学研合作,累计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350多项,申请专利3680项,专利成果转化率达70%以上,其中,新材料类企业发展最为强劲,规上企业已发展至51家,年产值达225.6亿元。
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界首市尝到了科技创新的甜头,如何进一步让更多企业受惠,界首市相关部门也有了“金点子”。“下一步我们高新区将和经信局加深合作,加强对企业走访调查,了解企业创新需求,搭好产学研‘立交桥’,推动更多企业走上科技创新道路,让‘追高逐新’成为界首高新区常态。”界首市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曹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