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工商导报记者季思华)全国各地脱贫攻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方法多种,作为全国人口大县和国家级贫困县的临泉县陈集镇以精神引领助推脱贫攻坚,取得了良好成效。
打开百度地图,从临泉县版图上可以看到,陈集镇位于临泉县城南40公里处。东邻张新镇,南连艾亭镇,西接河南省新蔡县杨庄户乡,北靠宋集镇。偏僻的位置,特殊的地理,就不难猜到该镇滞后的经济,薄弱的基础,脱贫攻坚的难度。
据介绍,陈集镇全镇南北长15公里,东西长5公里,面积75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215个自然村,13883户,人口72432人,耕地69216亩。过去历史遗留问题多,贫困人口基数大。为了寻找脱贫攻坚突破口,陈集镇在脱贫攻坚行动中,高度重视贫困群众的精神脱贫,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努力做到脱贫、脱穷、脱俗气,扶贫、扶智、扶精神。
解决贫困户的实际问题,以实际行动感化和鼓励贫困户坚定脱贫的决心和信心是陈集镇用精神引领助推脱贫攻坚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全县开展的“百日行动”大走访中,县、镇领导在我的陪同下到我们村毛庄自然村走访,在走访过程中发现村民张修福家大门紧闭,咋敲也不开门,我们就问附近的邻居,怎么屋里有人不开门?这时候张修福的母亲说那是俺儿家,俺儿不在家,俺媳妇精神有问题,每天都关着门,大门不出,而且把几个小孩都关在屋里,只有一个大的在上学,只有在他上学走的时候才把门打开放他出去,然后就关门等他放学再开门。家中基本处于常年关门状态。得知这个情况,我们我们就千方百计找到张修福的电话,打电话要求他回来解决他的家庭问题,等张修福回来以后,我们就跟镇党委书记陈雷书记做了汇报,陈雷书记对这件事情非常重视,第二天亲自带着镇中心校和医院负责人来到他家里了解情况,了情况以后,陈书记就叫祝镇长把派出所、医院、中心校三家单位负责人都叫过来在我们村部就解决张修福家的问题召开现场办公会议。张修福5个孩子只有2个有户口3个没户口,为啥没户口?因为他当时常年外出打工不在家,由于家庭负担太重,他妻子在精神上受到刺激,刺激以后小孩没在医院生,都是在家生的,没入上户口,也没法上学,都关在屋里,整天大门不出,不与相邻走动。我们陈雷书记当时就和派出所所长、医院院长商量,第二天,他孩子的户口和上学的事都解决了。同时,医院院长又联系了县脑康医院,让其了解他家属病情,两天又开着医院的车把医生拉到张修福家里为他妻子治病,这中间的费用全部由医院承担。解决了张修福家的实际问题,让他感到政府确实是实实在在的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现在他家的门也整天敞开了,一家人也与邻里互动交流了,脱贫致富的信心增强了”。临泉县陈集镇南杨庄村党支部书记张文业告诉记者。
利用乡贤文化和孝道文化以及传统文化,引领群众,助推脱贫攻坚又是陈集镇脱贫攻坚的一大抓手。




让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动起来,跳起来,笑起来,是陈集精神扶贫的另一致胜“法宝”。该镇由镇妇联牵头,各村妇女主任带头,在全镇15个行政村村村都成立了一支广场舞舞蹈队,并计划在国庆节期间举办一场广场舞大赛,目前,全镇各村的广场上每天响起的歌舞声就是明天陈集镇广大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欢歌笑语。
陈集镇在脱贫攻坚中,高度重视贫困群众的精神脱贫,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努力做到脱贫、脱穷、脱俗气,扶贫、扶智、扶精神。
二是为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我们发动群众自力更生,每个自然村都修建了小广场,要求每个村都成立广场舞蹈队,村干部带头,吸纳贫困群众参与。让群众都跳起来,动起来,笑起来,以此来促进乡风文明,邻里和谐,形成一种健康向上的新风尚。我们定于10月份举办全镇首届乡村广场舞大赛,现在各舞蹈队都在积极排练。
三是树立正面典型,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树立了崔世宽、王燕等好人典型,带动群众争做好人,以善治的思维助力脱贫攻坚,进一步净化优化社会风气。陈集镇将继续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注重典型引领,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做好过程监督,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实施好乡村振兴第一步打下坚实基础。”陈集镇党委书记陈雷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