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 首页 > 今日视点 > 正文

阜南县郜台乡:昔日蒙洼“沼泽地” 今日致富“聚宝盆”

来源:原创 发布者: 阅读:123 时间:2023-05-23 12:15:08

本报讯(工商导报全媒体记者季思华 实习生 陈东海 章曼岑)   5月20日,初夏时节,在淮水之畔的阜南县蒙洼郜 […]

本报讯(工商导报全媒体记者季思华 实习生 陈东海 章曼岑)   5月20日,初夏时节,在淮水之畔的阜南县蒙洼郜台乡,登上庄台,一幅小麦溢香、鱼虾成群、杞柳摇曳的和美乡村振兴画卷跃入记者眼中。

“深水鱼,浅水藕,滩涂洼地种杞柳,鹅鸭水上游,牛羊遍地走……”这句谚语是郜台乡产业格局的真实写照,也是郜台乡居民“善用水利”,“与水共生”,变蓄水“洼地”为致富“高地”的诀窍。

“把这片水稻育秧田的数据调给我看看……”在蒙洼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大平台云数据监控室里,负责人张厚海眼前的大屏幕让记者眼前一亮,作为郜台乡宋台村的种粮大户和致富带头人,曾经张厚海用行动让郜台乡马家湖近万亩洼地成为了良田,并带动了300多名村民就业致富,而近几年,在保稳粮食产量的基础上,张厚海还积极转变思路,运用新技术,通过“互联云”系统实现了农作物种植的实时数据检测、一键操控以及员工工作的合理调配,降低了生产成本,促进了小麦、稻虾等产品产量和品质的提升,提高了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打响了自身的稻米产业品牌,实现了粮食产量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走在老淮河河畔,一排排上下浮动的矿泉水瓶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力,顺着水路前行,记者看到郜台乡克迪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吴孝亚正在与工人检查珍珠长势,“我承包这片区域的水产养殖十几年了,这几年在政府多方面的支持下,我开发出了‘珍珠+鱼’混养模式,每年的收成都很不错。”吴孝亚边打捞珍珠笼边告诉记者,“如今我不仅自己致富了,还带动了周边20多位村民就业,今年我准备进一步扩大规模,争取带动更多人就业致富。”提起未来规划,吴孝亚信心满满。

以上两家产业只是郜台乡种养业的一个缩影,据了解,在扎实推进“两强一增”,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9万亩,持续保持年粮食生产总量在11160万斤以上,稳住居民“粮袋子”的前提下,郜台乡现有水产养殖已有1万亩,产品综合年产量已达20.3万公斤,产值也已突破1800万元大关,让居民鼓起了“钱袋子。”

种养业蓬勃发展,加工业也不落后,地处“中国柳编之乡”的阜南,郜台乡的杞柳种植和编织更是远近闻名,安徽德润工艺品有限公司便是该乡柳编产业的一个典范,在该公司的展厅里,负责人张朝玲正向前来公司参观考察的太和县阮桥镇党委副书记陈磊等一行介绍着公司的产品,据她介绍,该公司以生产柳编工艺品为主,已经实现了“杞柳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产品远销欧美等30多个国家,目前年产值已达5000万元以上,“在政府资金和技术的帮扶下,我们产品的品质和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下一步我们将在6月份的德国展会上展现我们的新产品,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打响我们郜台乡的柳编品牌,增加出口量和收入,助力乡村振兴。”张朝玲说。

曾经郜台人“养家糊口”的“小杞柳”如今摇身一变成了郜台人“发家致富”的“大产业”,据了解,目前郜台乡从事柳编生产的家庭已有2600余户,从业人员已达上万人,现有柳编企业46家,其中,规上企业已达9家,2022年度柳编产品累计出口约5.97亿元,条条杞柳俨然已经成为了郜台乡产业致富的根根“金条”。

“下一步,我们乡将在发展好优势产业,在进一步打响郜台稻米、板鸭、柳编等产品品牌的前提下,创新发展村集体经济,引导更多群众发家致富,走深走实乡村振兴路。”郜台乡党委书记曾凡富接受记者采访时充满信心的表示。

版权说明:凡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依法追责!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